林毅夫为什么能获得官方追捧? | 循迹晓讲
循迹晓讲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作者:天息灾
图片/排版/校对:循迹小编
全文约3600字,大约需要10分钟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林毅夫教授的大名在大陆经济学界可谓尽人皆知,每次出场总是一副谈天论地,知晓古今中外的样子。
或许是主人的任务罢,林教授不厌其烦的通过解释前三十年的历史来论证后三十年发展成就,并以此得出结论——我们的前景无比美好。
所以,在林教授的口中,“五年后”我们就能跻身高收入国家,但是,五年复五年,随着时间的流逝,林教授美好的预言不断逾期。
在国际物理学界有一个理论叫“薛定谔的猫”,在中国经济学界,也有一个“林毅夫的五年”。
说到这,如果你认为林教授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口嗨党”,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在二十年前,林教授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而关于林教授的传奇故事还要从东北铁西区开始讲起。
2004年3月23日早上5点,下岗工人李增胜和儿子一起从家里出发,去观看铁西曾经的地标——沈阳冶炼厂三根巨型烟囱被爆破拆除的那一幕。
三根大烟囱,曾是铁西区的标志,也是李增胜等所有铁西工人的回忆。
如今衰败的铁西区曾有一个响当当的绰号“东方鲁尔”。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后,铁西区曾聚集37家大型国有工业单位,并创造了中国350个“工业第一”。
▲纪录片《铁西区》截图 图源于网络
例如开国大典时城楼上的国徽就由铁西制造,中国第一台机床、第一套成套重型机械制造也是从铁西开始。
可以说,在中国工业史上铁西区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作为“共和国长子”的重镇,铁西区依靠着独特的政策优势,成为全国最早实现“楼上楼下电话电灯”的地方。
可是,也是因为独特的政策优势,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开始,铁西区开始发生了剧变。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旧经济体制迟暮的躯体上出现了第一道裂缝。
1986年,沈阳防爆器械厂宣布破产,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正式宣告破产倒闭的企业”。
与此同时,当曾经的“优势”不复存在,那些在裸露在礁石上,任由时代浪潮不断拍打的铁西区工人发出了哀嚎。
▲纪录片《铁西区》截图 图源于网络
一开始,小型企业变得入不敷出,随后大厂的各种补贴也开始缩减,曾经辉煌的北二路转眼成了全国闻名的“下岗一条街”。
1999年,导演王兵用一台小DV拍摄了一部《铁西区》,这部时长九个多小时纪录片将铁西区人民对未来的彷徨与生活的困苦收入镜头。
当铁西区工人在时代的大潮中挣扎时,身在美国的林毅夫已经从芝加哥经济系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
在其《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一文中,林教授用经济学的语言论证包产到户为何优于公社生产,为什么公社的集体生产不可能出现规模效应,从事实上反对传统的合作社形式。
而对于铁西区为代表的东北国企改革,林毅夫更是在1997年撰写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一文中,将矛盾指向国有企业制度本身,认为国有企业是中国长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产物,同样也是因为这个政策,彻底扭曲了重工业和农业价格信息。
换句话说,随着中国放弃计划经济,政治挂帅的国有企业注定在市场里输得丢盔弃甲。
▲ 图源于网络
与此同时,林毅夫也提出一套解决办法,他非常明确的指出,首先必须要取消国有企业一边当裁判一边当运动员的超然地位,取消对国有企业的补贴、财政兜底等计划经济的做法;其次明确现代企业治理机制,而非是厂长治厂,要建立西方意义上的股东董事会CEO治理机制,并且通过完善中国商法,用制度改革来代替这场行政改革。
虽然当时的林教授正在写内参,估计这份含金量不低的内参没送到首长手里。
从林教授对东北国企改革的观点来看,你或许认为这个对岸泅渡过来的学者确实还有高光时刻。
实际上,这只不过是林教授为了体现自己身段柔软性而已。
1972年,20岁的林正义和即将成为台湾社会精英的青年没什么两样,作为国立台湾大学的学生,林正义绝对拥有光明的前途。
可是也就在这一年,林正义做了两件大事,第一是上街反对中华民国失去联合国席位,其二是退出台大,投笔从戎。
第一个笔者不会讲。但是第二个,就好比一个清华学子,突然告诉大家自己要当兵,而且不是保留学籍去部队镀金,而是真的要退学,真的去当兵。
对于未来的社会精英来说,毅然放弃学业投身军旅真的需要下很大的决心。
▲服役时期的林教授 图源于网络
时任参谋总长的赖名汤曾记录说:“听完林正义的心声以后,深受感动,告诉在场的人,这就是中国一定强的铁证,因为我们国家像这样有热血的年青人非常多”。
这个时候,台湾依旧处于戒严状态。
1979年1月1日,大陆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同时停止炮击金门,两岸实现了真正停火。
因与地方长官重名,林正义更名为林正谊,同年2月16日,成为金门防卫司令部284师马山连连长,军衔上尉。
三个月后,林正谊携带军籍证明及有关资料,从金门泅海约2公里游到了厦门,据说其成功泅渡的秘诀就是抱着一个篮球。
回到祖国母亲怀抱之后,林正谊再次更名为“林毅夫”。
▲1978年12月26日,首批52名赴美留学到达美国 图源于网络
先后辗转各地,最后到达了首都北京,在高层的帮助下,先是入学北大,作为中国第一批公派留学生,林毅夫得以在美国顶级经济学学府—芝加哥经济大学读博士。
回国后,林顺理成章为北大副教授,并担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所长,虽然地位换算下来不超过一个局长,但因为负责写内参,给当时中国进行中的改革开放把脉,所以其地位超然。
或许是在写内参的过程中有了顿悟,林教授总能紧紧握住时代的脉搏。
1992年之前,林教授深耕于农村改革,研究包产到户;1994年后,林教授就变成了国企改革的专家;1997年开始,他写出那篇反对当时执行厂长负责制的论文《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
可能是在北大教授位置上待的太久了,林教授也在深刻反思自己,天天给高层提意见,或许是高层对这个泅渡来的台湾人有意见,不然为什么自己多年来原地踏步?
▲1994年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成立初期合影(左起:张帆、易纲、林毅夫、德怀特•帕金斯、帕金斯夫人、海闻、余明德、张维迎) 图源于网络
按照以前的速度,林教授是一年一个小台阶,火箭式升官,但从1995年开始就没怎么升官了。
四年后,林教授的机会终于来了。
他发现所谓“有为政府”才是经济快速增长的根源,并且无论推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必须是正确的。
于是,“把脉高手”林教授适时推出了《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林教授国内外部分兼职 图源于网络
此后,几乎每隔五年林教授就会论证一次我们即将跨入高收入国家的雄心;不断论证我们的经济增长没有最快只有更快。
从此以后,林教授的头衔就开始呈指数级增长,全国各省市政协特邀委员、顾问、理事、主任、兼职教授等等,并连续四届担任全国政协委员。
2012年,林教授从世行副行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后,光荣担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
从此,林教授就只干一件事,不断宣传“比较优势”和“有为政府”,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建立所谓“正确的产业政策”。
而所谓“正确的产业政策”说白了就是依据自身的优势要素,例如:熟练工人多、资金多、基础资源多,然后选择一个适合的产业,尤其是那些短平快的产业,比如像汽车制造或者装备业。
再然后抄袭先进地区或发达国家成熟的产业结构和技术,从而实现弯道超车,林教授把这套理论称之为——后发优势。
▲图源于网络
可是林教授忘了一点,那就是落后国家或者地区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落后,更是社会配套制度和产业的全面落后。
落后国家山寨先进的技术、产品比较容易,但模仿先进的制度就非常困难,因为改革制度一定会触犯既得利益集团,因此落后国家往往是“拿来主义”,更偏向于技术模仿。
而引进或者山寨的技术也不一定获得成功,必然走向早期政府给出孵化基金,或者就以免税为诱饵让私营企业向前冲,等这个产业真的盈利了,自然不缺八旗子弟以各种名目取得公司股份,甚至走到最后,原来的公司就变成一家根正苗红的国企。
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就像一个投机者,好处全拿,坏处自有“代价”承担,这就是机会主义。
而在林教授提出的所有解决方案里,都有一个想象出来的超然的政府,这个超然的政府能够及时的获得所有的正确信息,然后夏天送冰、冬天烧煤、上能规划经济、下能指导企业注册甚至生产。
▲林教授的相关演说 图源于网络
可是在他所有的方案里没有一个方案会论证如何克制政府的机会主义,让政府保持中性,让企业拿到其应得的,这问题的答案,林教授或许心里清楚,但他不说,笔者也不会说。
而关于政府在市场中作用的争论,或许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凯恩斯和哈耶克的争论。
林教授和凯恩斯主张十分相近,凯恩斯鼓吹政府应当在市场中发挥作用,并且预设了一个“勤勉为公”的“好人政府”。
虽然,他的主张在美国大萧条中起到了作用。可是,随后的几十年,运用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大多没有好下场。
▲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年6月5日—1946年4月21日),英国经济学家 图源于网络
这是因为,政府也是由人组成的,而一旦有了“真实的人”,而非“理性的人”,它的行为就遵循人性,而非理性。
不是林教授看不见在屋子里的大象,而是林教授看见了大象却假装它不存在。
这也正是林教授高人一等的地方,因为在那寂寞的上世纪90年代,他知道善于唱赞歌的奴才要比坚守批评的知识分子爬得快。
经济在短时间内高速增长也曾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
19世纪下半叶的洋务运动就是其中之一,这场官办实业运动确实促进了中国近代工商业、轻重工业的高速发展,也让帝国一度呈现“中兴之势”。
但可惜的是,在整个清帝国内部,你找不到一支可以制约爱新觉罗们的力量(可以看看轮船招商局的历史即可清楚)。
最后,爱新觉罗们还是失去了一切。
可以说,林毅夫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是极其失败的,无论其论文的引用多么高,其获得的教职多么尊贵,这中间少了一种知识分子的坚持。
当然,中国自古以来从来不缺乏像林毅夫一样的文人,说到头,中国的文人不是没骨气,“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种让人快速功成名就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自古帝王都喜欢利出于一孔,某些文人不过是读过几本书的政客罢了,但谁让林教授说话好听招人喜欢呢。
参考资料:
《沈阳铁西区:远去的“东方鲁尔”》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刘诗洋
(完)
为什么说“大和号必须死,日本才能活”?| 循迹晓讲
阿拉莫之战:德州人民如何对付独裁者?| 循迹晓讲
西方人为什么对花木兰情有独钟?| 循迹晓讲
「核弹炸地球」:为何野生国师总站在反人类的一线?| 循迹晓讲